近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示了《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上海美术学院本年度提交申报项目共16项,有5个项目喜获立项。
其中,由金江波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文明互鉴·和美共生:东方传统工艺当代美术国际巡展”项目,获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立项;李根以油画《探月归来》获美术个人创作项目立项;齐然、董亚媛和朱震获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立项。
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文明互鉴·和美共生:东方传统工艺当代美术国际巡展
项目负责人:金江波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项目充分践行二十大报告精神,积极响应2023年习总书记向世界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通过四个主题篇章展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持久生命力和中华人民的强大创造力,推动文化外交的互动互鉴。展览突破单一的静态展览形式,结合丰富的展演活动和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全景式的彰显中国审美价值观,实现国际化视野下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时空对话;以文化艺术推动大国外交的人文交流与艺术对话,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愿与世界人民“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携手同行”的文化图景。
美术个人创作项目
油画《探月归来》
项目负责人:李根
(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以嫦娥五号飞船成功回收后的场景为主题,刻画了科研人员正在回收并检查从月球带回的月壤样本。画面中,他们专注的神情展现了对科学严谨态度的执着与热忱。创作灵感源自对嫦娥五号任务的敬意。这一任务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也象征着科研人员为实现航天梦想所付出的辛勤与奉献。通过画作捕捉了这一历史时刻,希望表达他们为科技探索和国家荣誉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在艺术语言的选择上,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写实绘画手法。人物的组合采用一种类似舞台感的布局方法。光线的运用也选择了自上而下的顶光来安排。人物的身体动态与目光方向由四周指向中心人物,也暗合了整体的设计思路。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
中国画创作
项目负责人:齐然
(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画《都市笑容》着眼表现的是平凡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宏观的时代精神。作品以环卫工人的笑容为“画眼”,以笑容带动人物形象的整体呈现,呈现出新时代平凡劳动者的健康之美、力量之美、朴实之美。同时环卫工人乐观自豪的笑容也体现出他们的责任感与幸福感。
摄影创作
项目负责人:董亚媛
(上海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
摄影创作项目《耕织图》聚焦于中国传统农业题材绘画与当代艺术转换的问题,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艺术作品《耕织图》。项目创作以绘画性的固定摄影构图和缓慢的影像节奏展现多幅农人桑妇的劳作场景,并采用多频录像装置,将影像与传统《耕织图》的图绘形式相并置,营造“古今对话”的艺术效果。通过对劳动过程的记录与重塑,作品表达了对农耕文化与农业劳动者的敬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融合,试图为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事生活提供艺术关怀。
油画创作
项目负责人:朱震
(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
《城市记忆——市井烟火气》以油画的方式塑造具有年代感与烟火气的市井街巷,展现市井生活与劳作的场景,突出市井文化在中华民族农业文明聚居生活中的根植性。运用艺术手法搭建起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时光桥梁,寻找充满邻里间热情真挚关怀的质朴情感,唤醒童年慢生活的悠闲记忆,从精神上舒缓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焦虑与不安,传达乐于生活的市井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