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上海美术学院举办第二届“新海派”数智时代设计学科教学研究学术会议

创建时间:  2025/11/10  汤蕾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11月8日,以“跨界·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届“新海派”数智时代设计教学研究学术会议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上海美术学院隆重召开。本届会议聚焦数智时代背景下设计学科面临的深刻变革与发展机遇,汇聚了来自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天津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设计教育的范式重构与未来路径。会议指出,数智技术正推动设计学科突破传统“艺术+科技”的二元框架,向“智能+设计”的融合体系演进。随着学科边界持续消融、交叉融合日益深化,设计正从单一领域走向跨域协同。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杜守帅主持。他指出设计教育的未来在于主动拥抱跨域协同、技术内核与产教融合。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从春在致辞中强调,设计学科应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兼具家国情怀、跨界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从春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表示,学院始终秉持“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具有“新海派”特色的数智融合教育体系。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静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长聘教授范圣玺指出,会议以“新海派”立足城市发展,对探索设计教育新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范圣玺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副处长、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武浩然提出,古城保护的核心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并重。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绿化处副处长、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武浩然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介绍了“以赛育才、以创促教,华灿奖赋能设计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他呼吁汇聚业界力量,共同构建上海设计教育的优良生态。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 金江波



“设计学科发展趋势”主旨报告环节由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赵蕾担任主持。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范圣玺教授指出,AIGC正倒逼设计教育回归“创造”核心,教学目标需从技能培养转向高阶思维训练。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常丹妮分享了面向未来人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智能技术为驱动,将数据思维融入教学全过程。东华大学林峰教授提出,设计学已呈现“去艺术化”趋势,科技进步让技术介入成为交叉设计学的重要支撑。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杜守帅教授介绍了“新海派”人才培养改革,将AIGC从辅助工具提升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核心理念。

下午的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围绕“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展开深入研讨。分别由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汪宁和设计系教师李明星主持。

木马设计创始人丁伟阐述了AI时代设计师需要完成的“五维重构”,涵盖工具、流程、能力、组织和思维的重塑。丈山造园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弘毅则探讨了数智时代手工价值的坚守,引发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深度思考。下半场论坛聚焦课程创新,天津大学环境设计系主任赵伟分享了跨学科联合毕业设计实践,中国美术学院卢西博士提出“空间作为连接器”的公共空间品牌构建理念。上海美术学院教师则展示了会展设计教学创新与AI纹样系统构建等一线实践成果。

本次学术会议通过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成功搭建了一个跨院校、跨学科、跨产教的对话平台,不仅清晰勾勒出数智时代设计教育转型的方向,更凝聚了推动“新海派”设计教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共识与力量,为未来设计学科的深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特色课程展与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上海赛区优秀作品展。




上一条:政企校协同发力,推动精准就业助力宝山动漫行业发展

下一条:情暖金秋、归家合欢--上海美术学院2025年退休教师“回娘家”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