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海大学通识教育思政大课美育中国课程的第八课“乡村美育—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审美教育与实践”在上海美术学院418教室开讲。此次课程由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教授主讲。
课程开始,金老师以生活中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引入“什么是公共艺术” ,让同学们对公共艺术有一个基本了解。公共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大众的艺术,美育不仅需要艺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艺术直接作用于人与社会。公共艺术的主体是民众,政府和艺术家是推动者,政府政策的支持,艺术家用艺术方式和语言激活民众的审美需求,让民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
在“公共艺术的‘美育’功能”部分,金老师与同学分享道,“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主张,一种理念,公共空间中的公共文化活动,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问题的一种运作机制。公共艺术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回应民众所需而生,为民众所需而发展,而中国乡村美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先贤的呼吁和教育实践。
讲到当下的中国发展大势,金老师谈到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美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大会上提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新时期我国乡村的实际环境中,美育就是乡村教育的铸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具有内涵建设特殊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
而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任务,公共艺术如何打造魅力乡村?金老师分享了三条路径:一是“人文理想的注入”,二是“原乡文脉的活化”;三是“生产性空间的再生”。循着三条路径,向同学们提出公共艺术应该怎么做的“九问”。第一问——“村民如何参与乡村建设?金老师从陕西袁家村、浙江舟山的案例向同学们强调村民才是乡村美育的主体,乡村的发展更需要村民的自发参与。以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美育行动,并在无形的介入社会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家庭美育观念,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美好社会理想。
第八问——“美育如何改变乡村景观?”金老师讲解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研究生及导师团队赴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所辖明水河镇西口村进行“美丽乡村墙体彩绘”的案例,围绕内蒙古乡村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创作“西口十八景”“迈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艺术让生活更美好”三个恢弘巨幅乡村彩绘长卷。墙绘获得了广大乡村群众的高度赞扬,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吸引网红达人前来打卡,用创意点燃乡村文旅。
在“乡村美育助推乡村振兴案例”部分,金老师分享了“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这是文旅部全国唯一设在城市的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保护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全国首创了“非遗跨界创新教学模式”,将“高校师生+设计师+艺术家+老字号+非遗传承人”等进行有机链接和融合,原创出手工艺创新产品千余种,并得到广泛的社会与市场的认同。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具有“国际范”“民族风”“当代腔”。
本次课堂上展示了PACC与非遗传承人共创的作品,有时尚的包、精美的茶具、透气的牦牛袜、绚丽的万花筒等等,金老师讲解了解每件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创作背景和市场效果,同学通过触摸、把玩实物体味物品散发的美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秦同学:由今天这节课理解了艺术与人民、艺术家、国家的联系。粟同学:公共艺术并不是我们所片面认为的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之类,而是那些为社会带来效益,能振兴乡村的一些艺术相关品及形式等。姚同学说:“见识到了很多落地的建设方案,为乡村注入了更多的美,村民能够欣赏到更多的美并且成为美术的创作者。”
课程最后,金老师再次强调中国的乡村振兴要将美育与乡村社会现场相结合,实现乡村美育对农民群众的引领,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探究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同时,金老师希望在座的大学生应该争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自己的智慧通过艺术营造,将艺术智慧注入乡村,提升乡村生活、社会与人文的品质,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共同实现美育强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