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号下午,环境设计专业《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被搬进了古籍书店现场,课程成果优秀作品分享会在书店一楼举行。上海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三年级本科生郎郭彬、张艾琦和一年级研究生林宏瀚、金盾向专家和公众介绍自己的书店改造方案,由专业教师、行业人士、社会公众进行点评。莅临现场的嘉宾有建筑师顾忆、唐元文化合伙人孙轶珺、In Culture联合创始人沈静、上海古籍书店拓展部经理张慧、上海大学巴林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倩雯、学院教师孔荀以及本课程主讲教师程雪松
教授
。
郎郭彬介绍“良友阅读空间”
,
通过提取“良友画报”中的文字元素,从“良”字出发进行平面布局,实现视觉更新和环境更新,结合kindle和APP延伸服务设计寻找新的售书方式,对古籍书店的传统风格进行了突破。
张艾琦分享
的
方案采用回廊式loft夹层空间,以读书会活动舞台作为空间组织核心,整合出新的空间逻辑。空间外紧内松,通过这种贴近时代新形式,提升了书店大厅的社交和互动属性。
林宏瀚从书中的一句话“设计,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开始,向自己发问: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书店。他通过拱券母题语言的排比重复,在书店空间内营造出萦回曲折的上海弄堂氛围,让阅读体验和在地风景融合。
金盾以“荟”为起点,提出了“书店+X”和“第三空间”的概念,以书为中心,在周围加入不同的业态体验,跃层式大台阶大胆地“浪费”空间,营造出一种圣殿感。该方案获得了业主的称赞,称其为最契合古籍书店的空间。
现场的点评专家
从
不同专业领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聚焦“书店在当代环境下如何存续?”和对银发读者的需求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包括:良友文化空间和古籍书店的包含关系;新的设计手法引入同旧建筑风貌如何协调;空间色彩和照明对于读者的阅读环境影响;古籍书店读者群特点与其他书店有哪些不同;书店空间建构手法如何影响阅读等等。书店的老读者也对同学们的作品表达看法
、
提出建议。专家的点评和读者的建言不乏犀利的诘问,但是这些真实的情境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拉近了教学和行业、读者之间的距离
。
2017年“上海文创50条”指出: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多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发展格局。当下的实体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空间载体,近年来
收到
社会各界
广泛
关注,书店中蕴育着多样的文化创意元素,将会成为开启市民未来新生活方式的密匙。本次“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在中国高等教育“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转型背景下,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开启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围绕福州路
古籍
书店和外文书店更新课题展开
,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
突破课堂的局限,
把课程搬进书店现场,让时代青年和银发
读者
互动,让行业人士参与教学,
引导学生直面消费升级和行业需求,多层次、多维度、多场景地思考当代实体书店业态及其空间问题,本次教学实践是协同行业资源进课堂的新举措,是
高校与行业协同育人
的
新尝试。
(
窦志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