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2023最美滨江公交线工作营”结营仪式在上海西岸数字谷党群服务中心举办。
近年来,上海“一江一河”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化为上海城市会客厅的打造夯实了基础。其中,徐汇滨江已贯通了8.4公里的岸线,形成了一条集生态、休闲、公共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大道,并引入西岸艺术中心,进一步打造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这也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最美滨江公交线”工作营旨在探讨在徐汇滨江沿岸建设一条兼顾观光和交通的、贯穿南北的公交线路,以带动西岸滨江地区的旅游观光及其它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相关地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工作营有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社会学院的研究生参加,在对徐汇滨江的历史文脉、产业布局、交通联系、公共活动及空间品质等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调研与设计,最终形成学术成果。
宋国栓向对本次工作营结营仪式提供大力支持的龙华街道党工委杨晓晔副书记表示感谢。他强调了党的教育融入日常的重要性,并表示这次工作营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他比喻说,专业学习就像烹小鲜,需要经过各种材料的储备和讨论、碰撞,最后才能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聆听专家和老师的意见,虚心接受指导,获得更长足的发展。他也向这次工作营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
本次工作营也是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产学研合作的一次探索,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一起发起研究课题并进行组织策划。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总支副书记刘士煜,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刘勇分别发表了致辞,并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产学研合作基地”授牌。
刘士煜在致辞中肯定了工作营作品的高水准,她深感同学们的才华和潜力,并鼓励他们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她认为,这种产学研的活动尝试不仅给同学们注入了真实的工程知识,也为企业带来了创新的思想。她期待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滨江建设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的同学们和企业参与其中,将想法应用到实际过程中,把方案变为现实,进一步提升滨江的城市风貌。
刘勇的致辞主要围绕四个关键词展开,一是 “学习”,他强调了西岸这个地方对于学习的价值,认为这里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把理念转化为现实;二是“祝贺”,他祝贺这门课程取得成功,并表示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使课程更加完善;三是“感谢”,他感谢合作方和杨书记的支持,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参与,以及老师们的策划工作;四是“期望”,他期望这个活动能够每年有所升级,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希望能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随后,9组同学分别进行了成果汇报,并由专家评委讨论决定最终的获奖名单。
专家点评
邓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滨江沿线的有轨交通可以作为慢行的观光交通,为景观和体验服务,这种真实的课题比训练式的课题更有意义,可以让学生做出更符合实际需要的设计。
李娟 《城市中国》杂志执行主编、学术召集人
徐汇滨江已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可达性和参与性,在理解滨江的功能和尺度关系的基础上,考虑空间的城市气质和即兴空间的使用,创造意想不到的行为。
邓鉴 上海汇誉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鉴提出了文本编排和汇报技巧等方面的意见,并提出了路权问题这一滨江交通设计的核心,同时,他也提示说设计过程需要将落地性、经济性以及速度、运量等方面的问题纳入综合考虑。
马仁杰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建筑专业负责人
马仁杰强调了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成果汇报中的“连廊方案”就是一个可持续性较强的思路,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在提升空间艺术性的同时便利人群流动。
黄祎华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
方案设计需要前瞻性的思考和新数据和新方法的应用,例如党群服务中心有很多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数字化应用,值得进行深入探索,此外,轨道交通方案本身也会成为滨江天际线的一部分,需要在设计时以外部角度切入看待,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各位专家评委纷纷对此次工作营的成果表示了肯定,他们表示,徐汇滨江是设计创新的一片热土,期待有更多的优秀设计能在此诞生,并真正得到落地,更好地将美学设计成果应用到城市日常之中。
获奖名单
调研报告类
一等奖
丁建平、王彦沣
二等奖
王曼、沈慧玲
三等奖
李嘉玲、石晓雯
方案设计类
一等奖
《摩登·西岸——徐汇滨江中运量公交系统沿线城市设计》 姜文滨、焦奔
二等奖
《心灵花园——公共精神健康视角下的滨水空间设计》 林奕同、陆颖
《“工”享未来——基于AI“反馈一交互”的未来徐汇滨江可感知城市设计》陈宣燕、郑君
三等奖
《即兴出行——上海市徐汇滨江中运量公交系统沿线城市设计》 吴松真、林格致
《智行江岸,穿留不熄——基于基因编辑理念下徐汇滨江智规交通的规划及节点设计》 曹芳源、王星雯
《日晖桥》 裴子清、周子芮
工作营主办与支持单位
主办单位
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
上海城市规划学会社区(乡村)规划师工作委员会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
承办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地方重塑工作室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轨道院
支持单位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工委
上海大学团委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公共艺术》杂志